吴海生:“AI+金融”的创新根基是数字金融安全
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(记者杜燕飞)在近日举办的“2025数字金融安全创新与实践大赛”决赛上,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发言时表示,金融创新的根基是数字金融安全,许多金融机构已在通过‘AI+金融’的思路来评估风险和解决数据安全问题。安全理念和技术需要不断迭代创新,为新业态、新模型下的数字金融保驾护航。
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度渗透,AI幻觉风险、数据隐私泄露等新型挑战引发业界关注。聚焦这一行业痛点,此次活动围绕智能防御体系、隐私计算技术、大模型风控应用等前沿领域,通过“实战化”评审机制来检验技术成果的实用价值与安全效能,旨在为行业输出可复制的“安全创新”解决方案,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耦合。
“金融行业要不断用创新技术,解决发展和成长中的问题。在新技术赋能下,技术迭代和业务安全需要做到有效平衡,要用发展的眼光将这两方面抓好。”吴海生说,无论金融机构的体量大小,都要在思想认知上对“AI+金融”的发展高度重视,可以通过自我研发、加强合作等方式,找到符合自身业务发展方式的做法,形成合作互补的行业发展生态。
吴海生认为,金融行业具有特殊性,存在数据敏感性、业务合规性、错误零容忍度等特点。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,在决策质量、作业效率、标准化程度上还有不小的完善和提升空间。
他说:“目前,解决AI幻觉风险等应用问题,需要行业发展的‘静气’,要避免‘一拥而上,一地鸡毛’的浮躁行为,这不是通过大量采购软硬件就能简单解决的。”
据介绍,本次活动由北京市西城区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主办,是在2024年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《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指引下,落地的国内数字金融安全领域赛事。活动吸引了来自头部金融机构、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等近50支团队参与。
相关阅读
- 从多模态融合到智能体出现 中国AI出海如何实现本地化突围?
-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访问沙特
- 非洲葡语国家议员研讨班圆满结束:深入了解“中国之治”背后的制度力量,为推动中非合作共赢发挥立法机构积极作用
- 站上3万亿“新台阶”,解码宁波银行“五篇大文章”布局
- 《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》:6月末总资产达433.1万亿元,贷款余额255.32万亿元
- 6月CPI同比上涨0.2%,食品价格普降但猪肉价格上涨18.1%,涨幅比上月扩大13.5个百分点
- 国内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正进行装饰装修、机电安装等工作,预计年底完工
- 助力中国与东盟高质量产业合作,浙商银行持续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式
- 哈银消费金融因未披露合作产品综合资金成本,被罚30万
-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调研:悬浮隧道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成果、三峡水运新通道选址方案不断优化……